NBA里哪些球員可以算是球盲鑒定器
關于籃球的一切 關注才是熱愛
史蒂夫科爾 ,是很多人都忽視的一個高智商的球員,在當初喬丹第二個三連冠時期,就非常關注他了
盡管他當時球風偏軟,經(jīng)常被一些強硬的對手斷球,比如斯托克頓 就沒少從科爾手里斷球,所以導致當時不少球迷不太喜歡科爾,認為他對公牛不太重要。
但從那個時期,我就注意到科爾是有些與眾不同的,他平時處理球往往會有很強的目的性,會有全盤的考慮,而且,他還非常敢于去冒險,去投一些當時的教練所不允許的投籃,比如科爾進攻到了前場,就會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,不去快攻上籃,而是直接投三分,這對于當時的很多教練來說,都是挑釁,是不被允許的,但科爾卻經(jīng)常敢于這樣做,而且有個尺度,并且經(jīng)常有奇效,幫助公牛隊 領先。
我們可以大體看一下科爾的職業(yè)生涯的一些收貨,很多人會把這歸類于幸運,而我更多的是認為,事在人為。
首先,當科爾在公牛的三年中,喬丹得到了第二次三連冠,而且,還創(chuàng)造了NBA歷史上最多的勝場紀錄-72勝。
而其中在1997年的最后一場比賽中,科爾更是直接從幕后走到前臺,在最后暫停制定戰(zhàn)術的時候,科爾直接對喬丹說,如果你被雙人包夾,可以考慮把球傳給我,因為斯托克頓可能會去協(xié)防你,我會被空出來,我可以把球投中。
于是,喬丹在最后時刻,確實被包夾,喬丹果斷傳球給中路無人防守的科爾,科爾絕殺成功,公牛奪冠
在這里,科爾居然直接根據(jù)性格,判斷出了斯托克頓對科爾的輕視,從而放棄防守他而去協(xié)防喬丹,最終導致了爵士隊失去了第一次沖擊總冠軍的機會。
而在1998年的總決賽期間,也有一場比賽,公牛隊曾經(jīng)大比分落后,但是包括喬丹在內(nèi)的球員都有些懵圈了,覺得比賽要輸了,這個時候,也是科爾及時的站出來穩(wěn)定軍心,以一記非常精準的三分拉開反攻的序幕,帶領公牛上演了大比分逆轉(zhuǎn),最終幫助公牛再次奪得總冠軍。
然后,喬丹退役,科爾加盟了馬刺隊 ,馬刺隊立刻就拿到了一個NBA總冠軍 。然后,科爾在2001年被馬刺送走去了開拓者 ,馬刺也再也沒拿到冠軍。
然后,2002-03賽季,科爾再次回到了馬刺,馬刺就又一次獲得了總冠軍。而科爾也成為了NBA歷史上第二位隨著兩支球隊獲得兩次總冠軍的球員。
而在他的球員時代,有個數(shù)據(jù)是非常驚人非常閃亮的,那就是科爾的職業(yè)生涯三分命中率,是NBA歷史第一:45.4%。絕大多數(shù)看球的朋友往往只會跟著媒體的宣傳去注意一些球星做到了進球數(shù)破了什么記錄,但是,卻很少人注意到他們投丟了太多的球甚至包括一些關鍵球。
而科爾的這個命中率歷史第一,恰恰印證了科爾的籃球高智商,說明他的出手大多數(shù)都是非常理智的,并且,會給球隊帶來最小的損失(投丟的球少)。
而在NBA比賽中,其實一直以來,都有一批非常低調(diào),非常不引人注意的球員,但是卻擁有非常冷靜的判斷力和超高的籃球智商,他們可能一場比賽中得分并不高,但是他們在比賽中的一些行為往往會很關鍵,比如像科爾這樣,既能幫著喬丹下決心去輔助他絕殺,又能自己親自帶動球隊形成驚天逆轉(zhuǎn)。
而在科爾退役之后,他先后在太陽隊和勇士隊 的成功,更證明了他的超大價值,尤其是勇士期間,他直接把庫里培養(yǎng)成為頂級全能型投手,讓庫里在三分線外擁有了任何一支球隊都不敢賦予的無限開火權,最終把NBA整個帶入了全新的“小球時代 ”。
而又是科爾,帶領勇士隊,打破了NBA歷史最佳的勝場記錄,也是他當時所在公牛隊保持的72勝,變?yōu)?3勝。
就是這樣一個對球隊有顯著幫助的球員,一直以來,卻往往很少受到球迷的關注和追捧。
而除了科爾之外,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球員,就是賈森基德 ,在2011年,貌不驚人的基德,一聲不響的居然先后防住了當時如日中天的詹姆斯 和科比,多次斷球和封蓋這幾個頂級超巨,讓這些頂級球星進攻的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力,畏首畏尾,最終基德幫助小牛獲得了總冠軍。
但人們提起那屆總冠軍,往往只會去關注諾維茨基的風光,而鮮有人意識到基德的勞苦功高。
歡迎你分享本文,你的支持可以鼓勵我創(chuàng)作出更多有價值的文章供你閱讀